170828.jpg

〈有立場不代表欠他什麼〉
有的人會覺得,被人要求做事然後拒絕別人,感覺很不好意思,還可能斷絕了友誼,所以不好拒絕別人。
其實是因為你知道拒絕對方,對方一定會生氣。這麼會勉強你的人,還是朋友嗎?應該說,是你很容易被要脅,因為你想當個「好人」,然偶而無法讓對方滿意,就像你當他的員工,領了他薪水卻沒做事一樣。但事實上是你根本沒領他薪水,只是被用習慣了。
當爛好人並不能替你的生活加分。
好比寸土寸金的城市中,鄰居超過地界蓋違建,我們去講,他不但不理會,還加緊趕工,說「我只超過一點點呀!」鄰居都非常懂法律,地界圖也到手了,接下來就是訴訟了。絕對不能失去立場,你知道現在地有多貴嗎?
但「我只超過一點點」這句話,就常常拿來作為要脅的一種手法。看起來無害但要的可多了。
在某某人們之間,常送給您吃各種甜點滷味、送你護唇膏、眼藥水、突然的有求必應,就是等待某個「我只超過一點點」的契機。尷尬的是,剛好是你非常不方便去做的事情。
不要被做人公式套牢
這是「歐巴桑」必勝密技,用餅乾換人情,吃人嘴軟、拿人手軟、到時不給她十分,至少也有八分吧…這種習慣也是古代傳承下來的「打點之術」,有點類似「紅包」的意思。難怪那時C嬸突然變的有求必應、溫柔婉約~事後沒替她辦到她想要的那件事,她也罵了很久就是了。當然是最好少拿人的東西…如果你還沒意會到那是什麼。
你不想幫他做這件事情,他會很生氣。因為「他都安排好了」就等「好用的朋友」上線,他會非常強調這件事情非你不可。加上你吃過他買的餅乾豆腐等~眼看絕對跑不掉了,只剩下一件事情…「得罪他」,才有可能離開。
但你知道「沒立場」是多可怕的事情嗎?為什麼你要有求必應呢?
換算成公式,那就變成…你們聊過天→你拿過對方的食物或飲料(通常對方主動拿來)→你是他的員工。不知道哪裡怪怪的。
他就會跟你臉貼臉手牽手,一轉身你得幫她去要贈品之類的。小事情是還好,演變到後來你都無法拒絕任何事情就麻煩一點了。因為頻繁的「程式」活動,吃吃喝喝會讓你們更像朋友,界線更模糊,你也得多擔待一些了~
直到你幫她擔了些東西,卻聽到自己的壞話,或之後突然被疏遠,就知道可能交了個實質意義不大的朋友,而之前的一切,也只因為自己沒什麼立場,只想作好人。做了也不是好人。
如果真的是好朋友,即使一時的不爽,事後你們自己會平衡回來。比如這次無法完成任務你請客,或是對方道歉,下次先問你方不方便。通常不會是這種「長輩式」的要求,把你的尊嚴當空氣,然後再用自己的「生氣」來勒索你。這種不會是真朋友,只是好用就展現甜美,轉頭就說你壞話。

跟朋友禮尚往來 保持距離
有些朋友原本就比較會利用朋友,A媽跟她們交手半天,還常常以為「他們變好了」,因此誤觸「電網」,還真是天真。歐巴桑相互幫忙也是交誼的一種方式,但一旦有高難度的,禮物跟好康就多了,那時就要小心背後的含義,不要傻傻的貪心。
他們原本就希望「勉強」你去做他們無法去做的、不喜歡去做的事情。
所以「立場」就更為重要了。
「妳人最好了!對不對~」千萬不要心軟,不行就是不行。
作個好人,也要有自己的態度。
這才是修行。
如果因為勉強,我是犧牲了,但事後可能我並不開心,產生生命的錯誤,這樣值得嗎?你們還是會一樣要好嗎?如果把握住你的立場,可能你們會是更好的朋友。讓你自己看到你的心,對方也看到你的心。一旦對方急著逼你作他自己的事情,無視於你的為難;不要說他不是你的朋友,你也太忽略自己了。
但我並不怪這些精明的朋友,人難免為了生存要找些下手;或是壓一下朋友。
重點是你不要被壓,好嗎?
也讓你的朋友不要當壞人,讓他先做了些不舒服的事情,之後再來責怪他,也是你沒有掌握好份際,這樣不是你也做不好嗎?不如先跟對方講,不論結果好壞,至少對方知道你的立場在哪裡,對你也會適當的處理,雙方都不會吃虧。可以作更久遠的朋友。
比如我們朋友之間也吵過,因為有一個人喜歡遲到,就吵起來。因為那個朋友認為「工作很重要」,所以限時兩小時的火鍋,他遲到一小時。當時我們都爆發的不快的口角,因為他認為「是朋友為什麼不能體諒他的工作」,我們這一方則認為「我們不是臨時約,都是一個月前就講的。」但他很堅持公司隨機加班,我們也有點無奈。但經過幾次不爽,他因我們的友誼妥協,最後還是會問我們幾點,也都提早到了。友誼也通過了考驗,不用以為對方是不能溝通的,一定要用妥協來換友誼;你們都會不快樂的。
沒有什麼朋友義氣要到尋死覓活的,知道嗎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玄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